2020/11/1
馬崙山標高2,305公尺,谷關七雄中排行老二。步道爬升高度約1,255公尺,從登山口起登單程7公里,馬崙山路徑好走,之字形往上,雖沿途展望點不多,因為海拔落差大,所以林相變化大且優美,遮蔭率也高,可堪稱是谷關七雄中最美的步道。此外,馬崙山林道中還保留了伐木歷史遺跡,也算是很具有歷史人文的一條古道。
今年用谷關七雄訓練自己,來到第六座,我們一家的腳力似乎都有進步,各自也有自己的登山步驟。
雖然我們以登頂為目標,但一家在森林裡嬉鬧的過程,卻是最難忘的。帶著孩子登山,走多快不是重點,我們在乎的是過程中我們的相處與互動。
馬崙山相關資訊
>海拔:標高2305公尺。
>登山口位置:從台電巷2.5K前或台電巷2.7K岔路口進入。
>三角點:馬崙山,三等三角點編號6595。
>距離:單程距離7公里。。
>停車位置:沿路邊停放。
>廁所:沒有廁所,需事先在附近的商店小解。
>登山日期:2020 / 11 / 1 。
>花費時間:約9小時初(含休息及拍照時間)。
登山去
依舊是天未亮就從北部出發的一次登山行,肉腳的腳程不快,有自知之明無法比快,只能選擇早早出發。
進入馬崙山登山口有兩個路線:
第一條路線:由台電巷2.5K前岔路口,取右邊岔路經民宅、果園農徑,前行約150公尺見大電塔,進入林內可先看見八壯士再往馬崙山主峰,時間及距離較舊路線稍長。2.5K前岔路口,方便停放多輛小客車。
若露營可以選擇住在松風谷露營區或千本松原露營區。
第二條路線:由台電巷2.7K岔路口,取左岔係(馬崙山登山口),可先看到五葉松媽媽,再登馬崙山主峰,時間及距離較長,車子較沒有空間可以停放。
若露營可以選擇住在瓦浪露營區(C區離最近)、歐賓露營區。
第一條八壯士登山入口是目前網路上較被推薦的登山口,不過兩條路線都會在5.2K處交會,回程可從第二條路線離開,走小O形路線也不錯。
這趟我們選擇較被推薦的八壯士路口做登山入口,來到東關路一段台電巷2.43K三岔路口,車直接沿路旁停放。可以直接導航千本松原露營區,就在露營區前面的叉路。若選擇露營,離這八壯士登山口最近的就是松風谷露營區。
來到叉路口,將車輛停放在路邊(沒有畫紅線),準備好便取右邊岔路往八壯士登山口前進。
路口有標註往馬崙山步道與八壯士。
往八壯士的道路會行經民宅與果園,沿路都有標示指引,順著路走即可不用擔心走錯。
前行約150公尺一旁會路過大電塔。
過電塔,往前進行即可進入森林內,最外的樹上綁著登山客留下的布條,便是入口處了。一進入彷彿進到又是另外一個世界。
行經五葉松八壯士。此處有八棵沿著懸崖生長的巨大松樹根基相連,每一棵樹齡皆為兩、三百年以上,當地泰雅族人深信它們是被上天派來守護斯可巴台地的神木,並尊稱這八棵松樹為「八壯士」。
五葉松八壯士旁里程標註距離步道起點2.0k,滿地的針葉,走起來很舒服。
進入原始的步道。
來到標註距離步道起點1.5K處。走在最前面的紀老爹總是不斷回頭要我們加緊腳步,但我們依舊開心的聊天慢步著。
木柱上指標顯示往馬崙山6.2K, 我們已經從斯可巴部落走過來0.8K,我們持續往馬崙山主峰前進。
再1.0K就可以到起點,但,過了1.0K之後平緩的道路就要轉為陡上。
抬頭一望,45度沒有止盡的陡上。
真的好陡啊!還沒睡飽的孩子哇哇叫,但依舊很認真地往上走!
通過陡峭的路段,馬上出現木椅可供休息,位置坐落的真不錯。
距離步道終於邁向0.5K處。
途中又有一處休憩的座椅。
繼續陡上往前進。
終於來到八壯士、馬崙山三叉路交會處。
從馬崙山登山口過來,從0K走到1.8K處,走到這裡共1.8K,在往上續走5.2K,單趟合計為7K。
從八壯士登山口過來,從2.0K走到0K處,走到這裡共2.0K,再往上續走5.2K,單趟合計為7.2K。
雖然從八壯士登山口走過來多了0.2K,但這段路較好走,所以很多人都從八壯士起登走過來。回程大家可以選擇從八壯士原路回,或直接往馬崙山登山口出去來個小O形。
叉路上,往上繼續續走朝馬崙山主峰前進(還有5.2K),從這裡開始,木頭製的里程碑紀錄呈現倒數的方式顯示。
一下子就來到離馬崙山主峰5.0K處。
山路開始呈現之字形緩上坡前進。
4.6K處有指示往右小徑走入 50 公尺 有一觀景台,等回程再來看看,我們先保握時間繼續往馬崙山前進。
過4.5K,孩子又開始露出疲累的表情。
前方出現陡坡,孩子看到賴著休息的ㄧ會。過了這裡,林道的原始山林越來越漂亮。
這段路地上很多松針落葉,不論身旁的大樹,或地上景色都相當怡人。
步道旁的岩石下發現一個醫藥箱。其實整個馬崙山步道沿途一共可見當地住民自發性的在三處放置醫藥箱石縫中,供山友緊急狀況時使用。
沿路走著,孩子也逐漸有精神了,彼此相互打氣繼續往前進。
經過4.0K處。
馬崙山山徑非常具有中級山特色,沿途杉木筆直,很漂亮。
馬崙山雖然沿路較為平緩,但整座山有三分之二腳底下踩的是盤踞山徑的樹根,走起來也不輕鬆。且要留意自己的步伐,以免被較突出的樹根勾到腳。
孩子們慢慢的,越走越有精神,沿路一家人聊著天,嬉鬧著,默默的就走了很長一段。與其說我們是來登山,不如說我們是來與山同樂!
里程來到3.5K,是整段步道的中間點,不休息持續往前進。
馬崙山步道來到接近距離步道終點3K處遇到第一座涼亭。大樹間蹦出一座木亭,感覺如夢似幻。
孩子選擇不入亭內休憩,倒是在一旁的樹上休息。
過第一座涼亭馬上就是3.0K處。
馬崙山海拔拉升很快,一路走來可以體會到很多不同面貌植物林相。不得不說,馬崙山步道真的好美,應屬於谷關七雄中林道最美的地方了,隨處都很好拍。累了,停下腳步,往上望,樹梢彷彿可以跟你對話,幫你吸收疲勞,然後再幫你注入一股活力。
里程柱上標註離馬崙山主峰剩下2.5K,有趣的是,樹上還有黃色的噴漆,告訴你,目前走了多遠2.5K的路。
山徑旁,看見到ㄧ顆粗壯的大樹,從樹根分叉開來往上蔓延成長,實在是太漂亮了。在山林裡的樹真的都讓人十分驚喜,然後我們因為這驚喜又留下來拍了好ㄧ會才離開。對愛山的人而言,台灣的山林有著得天獨厚的魅力。
馬崙山的整條步道遮蔭率很高,高聳的大樹,幾乎都把陽光都阻擋在外。就算夏天到來肯定也很舒服。
來到炭窯遺址。此窯為以前早期住民的生活方式,當地居民就地取材燒起來煙較少的青剛燒炭,做為煮飯、洗澡的熱源及夜間照明的火把。如今雖已經荒廢,卻為谷關留下歷史人文。
往前走又看見一處石頭上放著醫藥箱。
經過一段陡上階梯,走這段很累,且遮蔭率較低挺熱。
樓梯旁看到毛地黃,也稱毒藥草,像一串粉紅色風鈴般漂亮,但全株卻俱有毒性。所以在高山看到植物不一定要碰觸花朵以避免誤食。
穿過樓梯,又進到林內,繼續前進。
路徑旁經過荒廢的蓄水池。從這裡過後,又會陸續看到很多的遺址。
這段山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顆五葉松巨木,那粗壯的樹幹像刀叉般高聳直上天空。大自然帶給我們的藝術品,太特別了,很多人山友都特別停下來拍照、留戀。
我想這棵樹或許是馬崙山最驕傲的藝術作品吧!
孩子開心的和大樹合影著。
五葉松樹後方,路邊上有顆顯眼的基石,寫著八仙山控制點NO.09,102年8月。
孩子笑著說:我這樣算是已經爬完八仙山了嗎?哈哈,太好笑了。
旁邊還有一處荒廢的遺址。
爬了大樹後,孩子心境彷彿更樂了,自個用他們的步伐開心的走著、聊著。
來到這,再過2公里就可以抵達馬崙山主峰了。
來到第二座涼亭,涼亭前有路標指示:往前距離馬崙山1.9K,右階梯上去往新山國小遺址30M。待回程再往上去看看。
我們也沒進入涼亭休息,繼續往馬崙山主峰前進。
這段路徑相對輕鬆,平緩的山腰路,低下頭還可見滿地松針葉。
步道旁,看到了兩個大孔洞,孩子說:怎會有這麼大的螺帽。其實這是馬崙山以前神社遺址鳥居的位置!
剩下1.5K了。
很明顯的發現,我們正走在稜線上。
看到最後1K的路,真的好開心喔!終於可以吃中餐了。不過最後這一公里,好多蒼蠅在身邊飛,很討厭,彷彿揮之不去。
走進陡下又再陡上的山溝路,這裡的林相很別緻,站在這裡休息挺舒服的。
孩子說:這裡跟童話故事的森林一樣,等等應該會有獨角獸站在樹林裡。然後我們的內心瞬間滋長著獨角獸應有的模樣。
陽光從樹林間穿透出來,很喜歡這樣的畫面。
又看到醫藥箱。
有些陡上路段還真不好走,山林裡,偶而讓孩子獨立,偶而讓他們感受有父母親當後盾保護著。
來到木頭階梯,繼續陡上中。
爬完樓梯看到平緩的路面,內心突然有股感恩之心。
下山的山友說,前面涼亭很多人,我們便選擇在涼亭前的寬廣腹地休憩,順便先吃中餐慰勞飢腸轆轆的肚子。
用餐後,來到6.5K處第三座涼亭,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這裡休息、用餐,所以很熱鬧。過了涼亭後最後一段攻頂路是馬崙山最硬的一段路程。
很多人把背包放在亭子附近,輕鬆上爬,我們當然也卸下裝備,空手上山。
接下來剩500公尺,就要上爬升二百多公尺,迎來的是大跨階的陡坡、拉繩,簡直像是最後一關的魔王關卡。這段路很多山友都停停走走。
看起彷彿是無止境的陡升,頭不往上抬,看著腳踩的位置一步步往上走,也就不覺得累了。
樹根、石頭路陡上結束,換來持續階梯陡上坡,好像永遠沒有盡頭。
一旁正在盛開的毛地黃,花開得很美,返家上網搜尋後才知道整株都有毒性,登山路上美好的事物用心、用眼欣賞即可,不能隨便亂摘啊。
來到最後一段的木梯處,有些損壞,我們踩一旁的樹根往上反而比較好走。
終於來到馬崙山頂上的標高柱與三等三角點6595號基石。這附近設有木椅可供休息,可惜的是四周樹木遮蔽,展望欠佳,沒有風景可以欣賞。
快速拍照合影,我們的谷關七雄,終於解鎖了馬崙山。
停留五分鐘,就往下回頭。
涼亭裡依舊熱鬧非凡,紀老爹、彤彤步伐快,早已經在這裡等待我們。
背上背包,往回走。
回到1.9K處,前進日據時代新山國小的遺址。在日據時代伐木業興盛時期這個聚落還頗具規模,民國30年日本林場設立新山小學,直到民國40年改名為八仙國民學校,後來還在八仙山佳保台設立分校。
以前這裡有設辦公室、福利社與索道纜車,新山國小,腹地寬廣平坦,今天就來拜訪一下歷史。
從步道往樓梯上走,下面30M就到了,千萬別看到樓梯就嚇到。
樓梯走上來,馬上就看到新山國小遺址。
新山國小,為早期只提供新山林場員工日本子弟就學,光復伐木結束後,索道及森林鐵路便遭拆除,現今林務局在新山國小遺址上設立木牆,並設有四面解說圖像,供山友了解當年新山輝煌的伐木歷史。
這裡有個沒有基石的三角點,拿板子拍一下,證明自己多踩了點。
離開新山國小遺址,又回到我最愛的路樹旁。七公里路的下山,真的是考驗膝蓋。
幸好有記得帶登山杖,減緩了下坡的衝擊。
走回到觀景台處,繞進去看一下景。
觀景台處可展望十文溪對岸的八仙山遊樂區與與東卯山,但今天到來,樹長得挺高的,且下午能見度較差要觀望有點困難。
回到了八壯士上來的分叉點,猶豫著要往回到八壯士離開,還是走小O形從馬崙山登山口下山去。
猶豫不到一分鐘,紀老爹馬上決定往馬崙山登山口前進,這段路雖然只有1.8K,但卻比八壯士上來的路難走。
前面都還是之字形平緩下坡,我們一致都認為選對了,但不久後就是上坡、下坡、上坡、下坡,好累。
來到木柵欄處,這裡可以看到山腳下的民宅。
在通過堅固的木橋樑,小小一段,但覺得很好拍。
回程還有陡上樓梯,太可怕了。
途中經過巨木-「五葉松媽媽」,就位在步道旁的休憩展望台外,這棵五葉松巨木,因樹幹雙叉開來,跟司馬庫斯大老爺神木一樣,逃過被砍伐的命運。一旁的看板有敘述八壯士五葉松是她的下一代,所以這棵樹稱為五葉松媽媽。
離開五葉松媽媽,持續走在碎石子路徑上陡下。
0.5K,走到有點厭世。
行經「工寮休息站」,已經損壞嚴重無法入內休息。
終於走回了馬崙山步道登山口了。
拍了照往下望,想不到還有好長的一段陡下水泥路,這段路會經過民宅和果樹。
不斷蜿蜒下坡的路,最討人厭,很難想像,從這段路上來的山友有多辛苦。
孩子邊走路邊撿路旁的松果,倒是很開心。
走裡面出來,可以看到一顆巨大的松樹位在路中間。往回看我們就是從左邊走出來的,右邊則是瓦浪露營區的C區,也就是傳說中離登山口最近的露營區了。
再來則經過瓦浪露營區營本部,這裡除了可以露營、有咖啡廳、還可以住宿。原本想訂這裡的民宿,但很早就滿了,幸好沒從這邊上去,我覺得走那段水泥路就夠我崩潰了。
再來則經過歐賓露營區,正好遇到營主再整理要販售的柿子,順便買了一大包回家,這季節到訪,真的不能錯過美味的水果。
馬崙山一趟來回14公里,走個小O形,都超過14里路,很開心我們又自我挑戰成功。
其它谷關七雄文章:
<健行登山趣>台中.八仙山步道,八仙森林遊樂園登山口進入、漫步在森林裡,順摸佳保台山
<健行登山趣>台中.馬崙山步道,林相美麗的登山步道、八壯士起登O形路線。
<健行登山趣> 台中.屋我尾山(大雪山林道起登),谷關七雄老三。
<健行登山趣>台中.波津加山,谷關七雄老四,名副其實的坡真陡。
<健行登山趣> 台中.唐麻丹山,谷關七雄老么,松鶴登山口來回 。
歡迎點讚與追蹤,快速掌握新的露營/旅行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