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8 碧山露營區
台北市內湖區「碧山露營場」位於大崙尾山麓之碧溪產業道路上,是市區近郊鬧中取靜的露營區,更是台灣少有的免費露營區。露營區內乾淨、林蔭茂密、有水、有電,也因此常是一位難求的露營區,這根本就是是台北人的森林小祕境。來到碧山露營場採買方便,還可順道附近登山健行。
碧山露營資訊
露營區:碧山露營場 (免費營地)
住址:台北市內湖區碧山路26-6號
海拔:約350公尺
訂位:線上預約制,https://gisweb.gov.taipei/TPCamp/Bishan.aspx
粉絲專頁:無
營位:棧板營位
住宿:無
其他設備:飲水機
特色:1.垃圾要自己帶走處理。
2.晚上外出建議準備手電筒。
3.營區內禁營火、碳火(卡式瓦斯爐、高山爐可以使用)
4.免費營位,需於七天前事先訂位。
碧山露營/旅行分享
第321露終於要拜訪台北市的露營區,又多踏足一個縣市了。
碧山露營場分為南北兩區,可容納2百多人露宿的露營場,和貴子坑露營場同為台北市的免費露營區。真心羨慕台北市有這麼漂亮的免費露營環境,不用遠赴深山讓市民們可以和大自然共處。
要前往碧山露營場拜訪,都得一周前透過網路上訂位,才能前往。但若有能力,寫個企劃案就可以申請全區包場。
一般申請(一般露營客):於使用日前三十日起至前七日止得申請使用營位。
專案申請(一百人者):於使用日前九十日起至前四十日止得申請於單一時段使用露營場全區範圍。
這次因為有人包場了,Andy搶到位置特別邀約我們,讓我有機會拜訪。
一早起來,便往台北直奔,不管是否可以搭帳,就想先過去露營場散步。想不到九點多到,已經好多登山客、遊客在附近遊走。
車輛經過露營場門口後,可以直接停放在兩旁。
事前知道,碧山露營場需要搬裝備,也因此我們盡量攜攜帶簡便的露營裝備。
來到管理室報到後,就可以直接入場搭帳。遇見管理員非常親切,尚未入場就覺得這裡好有人情味。
這次我們被安排在C區的營位,這區配置的帳數多,所以可搭帳的位置較小,因此特地帶了較小帳篷前來。
裝備過於簡單,簡單到三人只記得帶到兩張椅子,床墊不小心遺忘在車庫只帶到一張雙人床,還碰到寒流來襲,抵達目的時看到裝備,心裡想著:幸好暖爐還是堅持攜帶。
碧山露營場位在山稜的凹陷處,冬天風還挺大,搭帳時風繩需要拉好拉滿,避免帳篷受到影響。
這季節,碧山露營場到處可見紅紅黃黃點綴,往下看則是楓紅落滿地,就連水溝都有獨特的風情。
搭好帳,才休憩片刻,一點也不浪費光陰,我興奮的吆喝大夥出發認識整個露營場。
碧山露營場以碧山路分為南區和北區的露營場地,兩邊各有不同的風情。每個搭帳位置都是木棧板營位,營位旁的水泥地則是炊事位置。
南區部分
南區的露營場,和管理中心位在同一側。這一區有水、有電、有飲水機、而且每區都有提供木桌椅十分方便,可以省去帶桌椅,超讚。
營位分成兩種:A~G營位是露營平台營位、H是雙層營位。
A露營平台:這區離入口處近搬裝備方便,但空間較小(位置就在B區的後方),這區是所有區沒有提供木桌椅且最小的位置。
B露營平台:B區位置空間挺寬敞,就在A區前面,可以搭較大的帳篷,樹木的位置也不影響搭帳。我個人還挺喜歡B露營平台的位置。
C露營平台:離入口處近,也離S型空中步道和廣場都近,賞景很方便,搬裝備較方便,但因為靠馬路較近,車輛經過或廣場有舉辦活動時聲音較容易干擾。
這區規劃有八個位置,右邊C1、C2兩個位置可以搭大帳,但左邊的C3-C8僅能夠搭小帳,也因為中間有樹,較影響帳篷的搭設。
D露營平台:這區營位的配置是L型的平台,這區的位置也不大,較適合搭小帳,若搭D3的帳篷太大就會影響大家進出。
E露營平台: E區營位的配置也挺不錯的,都可以搭設大帳,規劃上也很一致,望出去的視野也挺舒適,是很棒的一區。
F露營平台:算是視野較佳的位置,空間也夠寬敞可搭大帳,洗手台使用上也方便。
不過樹有稍微影響帳篷的搭設,需要微喬一下位置。
G露營平台:G的位置很妙,一共有三層。G1在最上層,炊事空間是有棚的位置,G2在下面分為兩層,搭帳和炊事空間只能分開。
H區的營位,都是上下兩層的雙層營位,位在南區較高的位置,H區的位置都只適合搭基本款的帳篷。
H1雙層營位:分為H1、H2; H2雙層營位:分為H3、H4 。 H1和H2彼此緊鄰,洗手台和飲水機就在走道旁而已。
這裡的木桌椅是在一旁的草地上,無法移動的。
H3雙層營位:分為H5、H6。這區的位置有一個碎石子地的炊事空間。桌椅一組可移動一組無法移動。
H4雙層營位:分為H7、H8,就位在最內側,好處就是離南區的衛浴較近。
南區的露營場靠馬路旁有個圓形廣場,可以舉辦活動,還配置飲水機好細心。週六到來時正巧舉辦活動,熱鬧極了。
人去樓空時整個廣場好美。
南區衛浴 (舊)
南區這邊獨棟衛浴位在露營場的最內側,離H、G區最近,離A、B、C區最遠。
不論是男浴廁或女浴廁都非常乾淨,內部還有置物空間和等候區,淋浴間則是空間較狹小,雖門片斑駁,但一樣乾淨,但對免費營地來說,已經超棒了。
ABC的營位離這邊的浴廁較遠,上廁所我們都直接到管理室旁的廁所,洗澡則走到北區新的浴廁去,因為又大又寬敞。
南區到北區露營場中間隔著碧山路,有一座全長80公尺長S型空中廊道,透過空中廊道直接串聯南北兩邊的露營區。
穿越廊道,總會讓人想停下腳步欣賞山腳下的風景,在這還可直接眺望信義區和101美景,好療癒。
這邊景色真的太美,廊道雖然不長,但延伸的視野相當棒,讓我們待了好久才往前進。這美麗的空中廊道也是很多網美喜歡拍照的景點。
站在高點往山腳下眺望,喧囂的台北市與地標101大樓就在我們的眼中,雖然空氣中帶著霧霾,但越往遠望去,一切也跟著靜心沉澱。
離開S型空中廊道來到木棧平台廣場,好乾淨好平整,總覺得這裡也好適合搭帳啊~~
北區衛浴 (新)
木棧平台廣場旁有一棟廁所、一棟洗澡間,是較新的浴廁,非常的乾淨、新穎。
廁所內部坐式蹲式都有。
有4間乾濕分離的親子淋浴間,裡面都設置兩個蓮蓬頭,空間寬敞又舒適,很適合親子一起淋浴,更衣的位置還附有插座,可以自備吹風機進去!在意洗澡環境的朋友可以到這區。
穿過衛浴間,繼續往北區的營位去~~
北區營位部分
北區的營位幾乎都是獨立的營位。
往北區走,先看到 J1 森林王子 營位,就位在往北區營位的外面入口處,露友進出往來都會經過這裡容易受干擾,但這位置離衛浴也較近。
離開 J1 往前繼續走,踏入這區彷彿進到森林裡,上層為 J 區,下層為 K 區。北區的營位相較南區營位,差異在沒有提供木桌椅。
最上層是 J2 鳥窩營區 和 J4 蟻窩營區 。這兩個營位最高搬裝備較辛苦,還需要上下樓梯,但造型好特別好有趣。
下層是 J3 枯木營區 和 J5 松鼠營區 ,這層搬裝備較方便。
枯木營區 四周都環繞著樹,就位在入口,這位置搬裝備最方便,完全沒有階梯,用水也十分方便。
松鼠營區,是可愛的栗子造型,上面還有幾隻小松鼠。這營位入口處就是洗手槽很方便,搬裝備須往下走少數幾個階梯。
K 區,位在北區的最下層,是最後新增的營位。
最下排為K1~K6,每兩個營位共用一個出入口,需要稍微搬個裝備,若是騎摩托車露營,肯定方便很多。K1在入口處位置較低,K6位置較高位在最內側。
每個營位後方都是木棧板,前面則是水泥營位,不過這裡木棧板縫隙有的太密不好用用魚骨丁,需要綁在一旁的鐵欄杆上。
K7、K8位在 k6的後方,也就是在松鼠營區的旁邊,這兩個位置直接共用一個大平台,北區唯一兩帳共用平台的位置。
北區的露營環境環繞在綠意裡面,根本就是森林營位,和紀老爹都好喜歡這區,不斷唸叨著下次來露這區。
這裡也讓我們拍得很開心呢!
碧山露營區設計真的挺好,還有規劃有籃球場、草皮區、攀爬網讓大人、小孩都還有放電的場地。
週六寒流來襲,天氣冷到爆,外加風勢大,我們全身都包得緊緊,但這裡好美,還是無法控制我們遊走在碧山露營的每個角落裡。
逛完碧山露營場,雖是中午,但天氣越顯得寒冷,中午懶得煮,直接泡麵解決一切。因為這裡又有飲水機,連煮水都可以省去,好方便。
平日沒機會吃泡麵,露營時特別珍惜。冷冷的冬天泡麵的香味傳來,顯得更迷人。
第一次到台北露營,雖然天氣冷,但內心充滿熱情,天寒地凍都不怕,晚上還可以離開帳篷拍夜景。
拍完台北夜景直接開車出門到附近的CITYLINK,裡面晃晃選了"幸福家"吃晚餐,不用洗碗洗菜,也不用帶垃圾回家,順便再買麵包回去當早餐。
吃飽回到營地,不放棄光陰,和紀老爹又繼續拍才甘願窩回帳內休息。
週日早晨,陽光再度熱情的露臉,好愛冬天照耀大地的暖陽。
彷彿一切充滿生機。
天氣暖和,帶著孩子在露營場內東碰西跳的,好可愛。
難得一趟台北市露營,可惜均均還在南部念書,這一趟只有我們三人。
好舒服的天氣,好棒的早晨,身旁的朋友讓露營的溫度又更暖了。
露營生活中總可見燦爛的笑容融化我的心,這也是露營的美好。
碧山露營場很棒的是,附近還挺多景點可以到處走。這次只走兩天一夜的時間,離場時只逛了碧山巖顯得以點可惜。
但來這裡眺望寬廣的台北景色和飛機起落也很棒。
碧山露營場是很棒的回憶,期待下次有機會再訪。
資訊帶著走,掌握露營/旅行資訊
FACEBOOK粉絲專頁追蹤 就醬.簡單-露營.旅行 讓我們更有動力寫文喔!
露營懶人包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