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森林系療癒~
露營能順便登山,是最近戶外生活很喜歡做的事,這次我們下榻離特富野古道最近的伊莉雅娜露營區,再走一趟豐富的森林浴之旅,很滿足。單程6.32公里,林木茂密,自然的芬多精,再加上有舊鐵道與枕木,以及沿途的雲霧繚繞,這趟山林之旅,又是一段美麗的故事。
特富野古道在日治時期,日本人發現阿里山紅檜,為運送阿里山地區之林木,便沿闢築鐵道(舊水山線鐵道),至今走在古道上,仍可見遺留的舊鐵軌、棧道及被砍伐的檜木和舊橋梁。了解古道的故事後,這趟前來拜訪,除了賞景,也像走在歷史上。
特富野古道相關資訊
海拔:標高1700~2300公尺
位置:兩處入口,信義鄉由自忠入口,嘉義阿里山由特富野入口
里程:單程6.32公里
順爬梯子板山三角點:海拔2130m,三等三角點,編號6263
注意:無須事先申請入山
登山日期:2020/3/7
花費時間:特富野來回+梯子板山,共八小時(含休息拍照)
登山去
特富野古道有二處入口,一處從阿里山鄉和信義鄉交界處的自忠進入,另一邊可以從阿里山特富野進入,步道單程6.32公里,來回共需要走12.64公里。我們這趟選擇從特富野入口進入古道,前半段是枕木階梯陡上步道,後段地勢平緩,從此處進入很有登山的氛圍,沿途從闊葉林轉為滿山遍谷的高聳柳杉,景色迷人。
從阿里山的特富野進入這位置還真的有點不好找,沿途無明顯指標,幸好有營主的說明,讓我們順利抵達。
入口處的位置旁有個涼亭和停車場,大約可以停放八輛車子,若已經停滿則需要沿著路邊找位置停放。整條特富野古道只有前後兩端有廁所可以使用,建議大家先上完廁所再前進。
出發前從山裡跑出兩隻可愛貓咪,似乎來迎接我們,吸引孩子很大的目光。
從阿里山特富野入口開始起登,是整條古道的最末端,所以我們得從6.3K走到0K處。
很多人都是從自忠進入,只走0 K-3.7K平緩的路段,而我們從6.3k開始進入,得必須先走6.3K-3.7K上坡的階梯路段,所以算是先苦後甘的走法。
開始進入就是一連串的上坡,四周都是闊葉林,深深感受到在登山。
特富野古道,每100公尺設有里程指標。沿途看著里程指標逐漸減少的數字,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因為一直上坡,孩子嘟著嘴看著指標說:怎了爬那麼多階梯才只走到5K900公尺。
整條路沒有太多可以眺望的景點,我們大部分都是在樹蔭下前進。
2公里多的上坡,我們沿途只好邊走邊拍邊聊,好忘卻腳下的枕木階梯。但孩子早已經結隊往前進,把我們很狠甩在後面。
好不容易,終於看到在路邊休息等待我們的孩子。
休息後,繼續往4K前進。
越往裡面走,景色越漂亮,高聳的柳杉林木,真的很壯觀,整個景色也很療癒。
愛拍照的彤彤,總是會在山林間找到自己適合拍照的位置。
孩子沿途累了,我們便輪流陪伴鼓勵孩子持續前進。
終於來到4K處。
4K後林木茂密,陽光幾乎進不來,站在樹下,覺得自己彷彿就在一群巨人腳下。
靠近3.7K處,有一個大的休憩區。走到這大約10:30,肚子已經飢腸轆轆,拿出Elsa幫忙準備的肉粽,大夥馬上嗑光光。
走完6.3K-3.7K處,終於來到平緩、又美麗的舊鐵道路段,前面的辛苦看到舊鐵道路段馬上忘記。繼續往自忠前進,從這段路開始,走起來相當平緩,沒有太大的高低起伏,可以用郊遊般的心態輕鬆走這段路,很適合親子健行。而沿路巨木搭配舊鐵路真的很好拍,大家口中森林中最美的鐵道步道完全沒錯,喜歡攝影的朋友走這段路快門肯定按不停,不過這段也是遊客最多的一段。
特富野古道除了舊鐵道外,有很多道橋,每一道橋都有編號。
9號橋最長,個人也覺得最漂亮,這段有叉路,可選擇走橋上穿越林木。
亦或者,走橋下,由下往上方觀望,好漂亮,也很壯觀,好喜歡這畫面。
整片森林,除了高聳的樹木,一旁被砍伐的紅檜木根頭所形成的樹洞也很壯觀。
往樹幹內拍攝,美麗的樹幹紋路清晰可見,很像是藝術品。
沿途在古道內走著,就是一場森林浴,在林內幾乎曬不到陽光,春天到訪,還能感受到寒冷,所以厚外套依舊穿得緊緊。
2k+800公尺處。
到了2k+600公尺處,開始起濃霧了。
美麗的森林舊鐵道真的好美,我們和其他遊客的一樣,快門按不停。邊走邊玩,讓孩子更喜歡和我們一起優遊在森林間。
遠離步道,往旁邊的山林拍,彷彿又像是來到另外一個世界。
2號橋旁有個休憩涼亭,擠滿了不少人潮。
來到這,可以看到舊鐵道棧橋遺址,是早期水山線鐵路所留下的木棧道遺跡。我想,遺留下來的不只是損壞的棧道,而是日據時代伐木鐵道的故事。
1K+200公尺處,不見舊鐵道的蹤跡。
全家終於在這裡碰頭了,趕緊拍張合照。
順便搞笑一下。
終於走到1號橋,這也表示我們快要抵達目的地。
而霧氣更重了,
倒數,300K。
倒數200K。
終於走出自忠的入口處,6.32公里單趟旅程,暫時成功,等等還得從0走回6.3K處。
自忠入口處,位於信義鄉。我告訴孩子,我們從嘉義走到南投信義鄉,他們都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先來張合照,紀念我們沒有半途而廢,成功抵達。
一路有夥伴相隨真美好,踩起腳步也顯得輕鬆。
這端的入口處,也有一處廁所,旁邊的攤販也很多,走到這邊正好吃中餐。
爬山,特別想喝杯熱湯,得吃飽飽,才有體力再往回走。
回程,平緩的道路,走起來真的很快,又或許是大家特別想要回去休息,一下子就前進很長一段路程。
而我們終於遇到有陽光灑落,特別覺得舒服。
再次回到我很喜歡的9號橋。
結束平緩路段又回到3.7K處指示處,再往前就可以回到特富野入口,但從這裡開始回程就是一連串的下坡了。
邊走邊聊,覺得走這一趟沒有摸到三角點彷彿缺少了什麼,我們決定往梯子板山去。網路上搜尋都是從5.8K處走入,但我們發現正確的位置是在5.6K-5.7K中間的位置,有一處不顯眼的入口,因為看到登山客留下來的標識帶,讓我們前往試看看。
沿途的路徑並不清楚,有一小段也是走在陵線上,沿途只能靠著大家留下標識帶前進。
哇!荒草中前進,終於走到5028號的三等三角點,標高為1959公尺。
一群人最後只剩下我們四人順路拜訪了梯子板山,其他朋友和孩子們都已經走回終點。來回12.6公里的古道再加上來回約2公里的梯子板山,在山林間賴到下午四點才回到起點。
這一趟,雖然路程遙遠,但隔天完全沒有鐵腿,腳力果然是需要訓練的。
自從開始登山後,慢慢的愛上山林間的美好,走在山林裡的時間,總過得特別快,也給我們更多親子互動的光陰,希望我可以一直記錄下去,記錄那屬於我們的登山健行故事。
歡迎點讚與追蹤,快速掌握新的露營/旅行行程。